冷静看八极

高长旭    


    八极拳又名开门八极拳,因其技术风格独特而备受武林关注,是我国北方流传甚广的传统拳种之一。
  当今关于八极拳的文章很多,本人在此不想妄加评论,只把自己练八极的体会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述诸笔端,纯属一家之言,敬请方家指正。
  1.关于拳名
  对于八极拳名,现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取义于古八极之天然深广,乃八方极远之地;有的说取之于易经;有的说八为阴阳,极为妙……不一而足。在我看来,拳名和人名一样,不过是取其响亮吉利。吴钟传播八极拳之初并无拳名,到吴永修谱时才有八极之名。当时也许经过了仔细推敲,但未必有后人演绎的那些深义。就像八卦掌一样,据说是董海川先生在肃王府表演时随口所起。所以作为后世弟子,没必要在八极拳为什么叫八极拳上喋喋不休,更没必要把八极拳名挂靠在古代哲学上而牵强附会,吴钟是一代宗师,可他练的是“异术”。
  2.关于拳祖
  关于八极拳的创始人,也有很多说法。一说八极拳发源于河南岳山寺,故有岳山八极之说;一说八极拳是少林寺的看家拳;一说八极拳由孟村丁发祥所创,经张四成传于吴钟。其实,任何拳种都不是某人在某一天突然创立的,而是拳家在本门传承的基础上,广收并蓄逐步演化形成自己的特色。一个拳种的创立,需要多代先贤的共同努力,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心血来潮,拳术只有主要的整理者和传播者,没有单一的创始人。八极拳的主要整理者和传播人是孟村吴钟。
  3.关于拳理
  当今名拳的拳理,多是高深莫测甚至晦涩难懂,什么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什么五行生克,恨不得把古人的玄词全部用于拳理,让初学者如坠雾里,望而却步。即便有潜心研究者,花费很大的精力去琢磨这些与拳术毫无关系的古代哲学名词而浪费生命,岂不是荒唐之极。难怪意拳传人韩星垣先生有“前人功夫好,今人理论高”之叹。
  其实,天下拳种都离不开一个“武”字,所谓“武”可演变成两个字即“练”和“打”,前人称“体”和“用”,这是拳的本质。
  通过练拳,首先我们可以改变自身的诸如骨骼、肌肉、呼吸、循环、神经等先天素质,其次我们可获得一种拳术特有的力量,这种力量有的拳种叫圆劲,有的叫整劲,有的叫浑圆力,总之是同一种劲,八极拳把它叫松整力。具备了这种松整力,如何把它作用到对手身上,这是我们练习招法的原因。可以说,改变自身素质是健身的需求,松整力是技击的基础,招法是技击的技术和技巧。如何获得松整力并把它学以致用,每个拳种都有其独特的完整的训练体系,这就是拳理,也是各门派不肯昭示于人的东西。
  4.关于松整力
  作为拳术特有的有效的打击力量,松整力仍是由肌肉收缩而产生。习武者先练习放松换劲,进而体验松紧转换,但要作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初习八极者以小架入门,先以松、慢为主,待小架顺活后,再练肌肉的松紧转换。松紧转换的时间越短,调动肌肉参与紧张的数量越多,指向的点越具体,所发出的劲就越大、越整。可以说,没有松就没有速度,没有紧就没有力量。八极拳“发力如骤”的风格其实就是肌体由松到紧快速转换的具体体现。
  5.关于内容
  据说吴钟传播八极拳时,就一趟小架,一趟单打,一趟对练,一趟大枪。为什么二百多年后的今天八极拳的内容那么多那么杂呢?我认为,八极门的每一位有成就的先辈,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地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既吸收其他门派的精华,又对本门习练的内容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取舍,最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成系统的东西。就这样代代相传,才出现当今八极门如此浩繁的内容。作为后世学者,不可能把现有的八极门内容全部学尽,因此需要选择,这就是为什么制定八极拳必修课的原因。
  所谓必修课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八极拳入门弟子,它是登阶垒进的阶梯。通过这些内容的训练,我们既能逐步体会到松整力,又能掌握技击的技术和技巧(学会运用松整力的方法),也就是找到劲、得到劲、还能会用劲。只有真正掌握了必修课的内容,才有学习其他东西的资格。可见,一个人功夫的深浅不在于学会了多少套路,更不在于辈分高低,而在于八极拳的原则、原理通与不通,倘若能通,并认真钻研、练习,才能逐渐步入功夫的殿堂,否则将与武术的真义背道而驰。二是必修课的内容每天必须按时全部训练。
  6.学练顺序
  一是学的顺序:作为入门弟子,先学基本间架,然后由小架入手。练小架先求姿势正确,再求动作顺活,在劲力求整的阶段,可学八极拳,但小架每天要蹲。练小架要慢,要充分体验肌肉的松紧转换,练八极拳要速度快、劲力整、节奏感强、意念到位。进而学对练明攻防。练大枪可以体会区别于其他器械的特殊发力,尤其是腰部。苗刀能体现八极拳的凶猛暴烈。散手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徒手搏击,是八极拳的训练内容之一。必修课掌握后,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喜好学练其他内容。
  二是练的顺序:即八极拳每天训练的顺序,以每天训练90分钟为例来说明。准备活动(10分钟),单拆手(10分钟),休息(5分钟),蹲小架(15分钟),休息(5分钟),练小架(5分钟),练八极(5分钟),对练(5分钟),练苗刀(5分钟),练大枪(5分钟),专项训练(20分钟)。其中练每趟拳的时间含休息,专项训练可强化必修课的某一项内容,也可学练新东西。
 

 

 

〉〉更多武术文摘内容

 

武术文摘热点
论新时代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2015年,中国武术稳步推进
心中长剑
心中长剑
心中长剑
一个时代的“太极”光辉 ——刘


博武 中华苗刀网 世界散打王 中华苗刀网 铁禅门 海南省武术协会 中国武术
香港健康太极拳协会
鸣生亮武术文化网
陈小旺太极网
国际健康运动联合会 成武功夫网


武术世界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2487号

联系电话:18673166139 邮箱:hxwzy@163.com QQ :806683959 微信号:majunxiang1974